普渡科技

时间:2022-01-16    来源:紫金财经

摘要

网传普渡裁员引发新思考:无序扩张成过去式,发展要顺着大势走

详情

(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,转载请注明来源)

" 收到普渡科技技术岗 offer,普渡科技工作氛围怎么样?"" 变化很大,新旧势力在内斗,很容易成为牺牲品,被裁员。"

2021 年 12 月 22 日,知乎一则关于普渡科技的问答下,产生了这样一条回复。不过,点进去,却显示 " 该回答已被删除 "。留下的 10 条留言中,除了 4 条时间较早的 " 请问、听说 " 式的探讨性留言,剩下 6 条均是集中在 1 月 6、7 日发帖的 " 我在普渡,我很自豪 " 的回复。

普渡科技(又名为:普渡机器人),成立于 2016 年,总部设立于广东深圳,是一家集研发、设计、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科技企业 ,主要产品就是商用服务机器人。

不得不说,机器人领域方兴未艾、前景广阔,普渡身处一个热门赛道,是一个具有前景的朝阳产业。数据显示,从 2020 年到 2021 年,商用机器人领域发生的融资事件超过 150 起,总金额超过百亿元。

但即便深处 " 有想象空间 " 的赛道,普渡却依然曝出了裁员的传闻。

裁员是最直接的手段

从 2021 年年末开始,有关 " 普渡科技裁员 " 的消息,就已从脉脉认证的普渡机器人员工处流出。爆料称,普渡科技从 2020 年 7 月的 300 人增长到 2021 年 11 月的 3000 人,如今却开始大裁员,这次裁员比例在四分之一以上,其中,楼宇机器人事业部已经裁撤;国内直销团队的销售和技术支持也是裁员的重点。不少都是试用期和刚来两三个月的员工。

目前,普渡科技的盐城办公室,已是人去楼空,满地来不及清扫的垃圾堆在大厅和隔间门口,未曾使用的硬纸箱堆在桌子旁。墙上的 " 时间就是效率 " 的标语被 " 华北名人堂 " 挡住一半,一台断了点的送餐机器人缩在墙角。

(疑似盐城办公室已人去楼空)

这样的场景,并不只发生在普渡科技的盐城办公室,据爆料,普渡科技这次裁员涉及到 25 个城市,已经离职的员工使用的是 " 撤城 " 的字眼。

突如其来的裁员让大家措施不及。" 年前突然接到通知,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,昨天还在讨论如何做好明年工作,今天就要卷铺盖走人了。这样的大环境下,心理压力很大,遇上新年,也不知道怎么跟家人交代。" 一位离职员工这样表示。

事实上,今年以来,一些高歌猛进、无限扩张、无视风险的多个行业已经停下扩张的步伐。

受到疫情、政策、融资等多方面影响,部分行业如社区团购,几乎从年初裁到年尾;还有一部分如 K12,几乎是灭顶之灾。同时,互联网行业人口红利即将结束,面临着内部变革和外部调整。显然,依托于线上的这些行业,已经不再是当年 " 风口上的猪 ",而是 " 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" 的现实案例。

1 月 17 日,猎聘发布的《2021 年度中高端人才就业趋势数据报告》显示,2021 年,文教传媒、房地产、互联网是裁员力度最大的三个行业;从企业裁员的比例来看,裁员比例在 5% 左右的企业最多,占到 31.4%。

业绩不行,裁员是最简单粗暴的手段,毕竟企业要生存。

即便是具备实力的高科技企业,也顶不住这个寒冬。2021 年 7 月,OPPO 开始裁员,涉及多个部门。普渡科技的机器人产品在业内占有一席之地,发展的不错,但依然挡不住裁员的传闻和爆料。

招人裁人策略转变太快

机器人被誉为 " 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"。无论是工业机器人,还是服务机器人,其研发、制造、应用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,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植的产业。

资料显示,普渡主要面向三个机器人行业,一是餐饮机器人,二是楼宇的派送机器人,三是商用清洁机器人。

作为解决配送 " 最后一百米 " 难题的利器,普渡机器人被众多餐厅、KTV、网咖、酒店等应用端所使用。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,普渡智能送餐机器人 " 欢乐送 "、高端送餐机器人 " 贝拉 "、主打通知呼叫功能的配送机器人 " 好啦 " 和配送迎宾二合一机器人 " 葫芦 " 等多款普渡机器人已经推向市场。

在 2021 年 3 月的新品发布会上,普渡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涛曾表示,任何成功没有捷径,机器人行业拒绝噱头,踏实做好技术和产品,做对社会有用的机器人,是普渡始终的追求。

资本也对其青睐有加!

2021 年 5 月,普渡科技完成 5 亿元 C1 轮融资,由腾讯、美团、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联合投资;9 月,再次完成由美团、大湾区基金、深投控资本、红杉中国等联合投资的 C2 轮融资,C1 和 C2 轮累计融资额近 10 亿元。

这样一个市场前景广阔、能够顺利拿到多轮融资的企业,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,都不应该走到裁员这一步。

然而,仅仅融资完几个月后,普渡科技就开始大幅度裁员了。

根据爆料称,普渡科技裁员的理由是进人太快,大量新入职三四个月的员工被裁。这部分刚被招进公司的普渡科技员工,怎么也不会想到,如此有前景的公司,招人裁人的策略会转变的如此之快。

网传普渡裁员引发新思考

有人称,一夕之间,普渡科技工作的大群里已经掉了五六百人。 从沟通到交电脑,最快甚至只要两个小时。

吊诡的是,据互联网八哥所说, 2020 年 7 月普渡科技还仅有 300 人,2021 年 11 月已经发展到 3000 人,一年半时间扩张 10 倍。

不少员工纠结的一点是:大量招人之后又迅速裁员,这个操作让他们想不通。显然这样做对抱着公司信念和行业信心的人来说不公平:还没工作几天就成了扩张路上的牺牲品。

网传普渡裁员引发新思考

针对裁员,有人爆料普渡公司的直销负责人薛凯发了内部信,开始鼓舞士气,调整方向,称希望剩下的员工做 " 正确的事情 "。

但不论怎么打气,裁员造成的影响都会存在一段时间,人心的动荡也需要时间抚平。

1 月 18 日,在知乎 " 有在普渡上班的老哥吗,听说裁员了,来唠唠嗑 " 的问题下,一则 " 在普渡一个多月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糟糕的经历 " 的回答悄然出现。

也同样是在这一天,普渡机器人官方微信号上,刊登了一篇题为《科技向善!普渡科技荣膺 "2021 年度责任品牌奖 "》的文章。在这篇文章中,普渡科技表示,其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的同时,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义不容辞地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中。

新经济时代,前沿科技力量的崛起势不可挡,创新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但归根结底,一切都离不开 " 人 ",因为 " 人 " 才是企业的核心。

无序扩张成为过去式

从大的背景来说,裁员的企业不少,不仅仅是普渡科技。

刚刚过去的 2021 年,互联网行业也刮起一阵裁员风,不论大厂还是小企业,接二连三曝出裁员消息。高歌猛进 10 多年的互联网公司,从去年开始,持续不断的裁员笼罩在每个互联网人的头上。

比如去年 8 月,字节跳动旗下大力教育宣布裁员,部分人员转岗或投入新项目;k12 教培裁撤,新东方、猿辅导 、流利说、平安好学、掌门教育等裁员;电商领域的滴滴、橙心、叮咚买菜等裁员消息不断;百度 MEG 业务员工被优化,以及字节房产交易平台的部分员工被裁;阿里高 P 裁员传闻等等。

爱奇艺在这股互联网裁员大潮里关注度也很高。裁去了大部分中层管理者(总监级别),另外司龄较长、年龄较大、薪水较高的员工,多在被裁之列。没有过试用期的员工,几乎全部被裁。很多老员工将这一次裁员称为 " 爱奇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 "。

曾经 " 不差钱 " 的腾讯、美团,在反垄断高压下,日子也不比从前。

从互联网大厂年底裁员的一系列动作来看,用规模换增长的无序扩张时代,已经成为过去式,更何况是被投资的小厂。

除了互联网企业,一些以技术、产品为主的公司,也在裁员。

比如,本文前面提到的 OPPO,裁员涉及 IoT 事业群、互联网事业群、市场营销等公司多个部门。有网友在某职场社交平台上爆料称,IoT 部门裁员比例接近 25%,其他模块接近 10%-20%。

OPPO 官方否认了裁员 20% 的消息,但承认了公司正在人员优化," 公司着手精简人员的直接原因是 OPPO 过去一年的团队扩张与调整 "。

网传普渡裁员引发新思考

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,之前实体经济增长遇到瓶颈时,互联网行业、科技产品崛起,给实体经济带来了新活力。然而物极必反,由于互联网来钱太快,科技企业动不动就资本运作,资金和人才大量涌入互联网行业,不再愿意回归到既艰辛又见效慢的实体产业,掀起了一股浮躁的社会风气,反而遏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。

对国家来说,实业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,互联网也好,科技产品也好,都需要围绕实业来做。失去实业的这个最终目的,互联网、科技产品就如同 " 空中楼阁 "。

大势之下,如何走 " 实业 " 之路

脱虚向实,是互联网行业、科技企业未来的生机所在,也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植的方向。这里的 " 实 ",既是指 " 实业 ",也是指 " 实实在在地投入前沿科技领域 ",不打政策的 " 擦边球 "。

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从 " 人人互联 " 转向 " 万物互联 ",从侧重生活、消费转向侧重生产、创造,这给了高新技术企业新的生机和活力。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技术、大数据等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供应链管理等各环节的智能优化,改善企业经营活动的精准性与敏捷性,并改善整个社会经济循环的质量。

在《" 十四五 "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》第四章中,明确列出了国家重点关注的科技领域,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脑科学等前沿科技领域将成为国家扶持重点。另外,"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,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",也是应有之意。

实际上,已经有部分大厂看到了这个趋势,开始行动起来。比如阿里和腾讯就嗅觉灵敏,对政策的理解充分, 他们在 2021 年互联网企业科研投入排在第一名和第二名。

阿里 2021 年的研发投入总计超过 500 亿元。阿里达摩院经过多年的探索,已经设立 14 个实验室,在 AI、量子、芯片和自动驾驶等领域获得 60 多项世界第一,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0 多篇,并先后孵化 " 平头哥 " 和 " 小蛮驴 " 两家技术公司。

腾讯 2021 年研发开支超 354 亿元,创历年新高,这些钱多被用在了云计算等基础建设领域。2021 年 4 月,腾讯将 "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" 纳入公司核心战略,首期投入 500 亿元人民币,设立相关事业部,对包括基础科学、教育创新、乡村振兴、碳中和、FEW(食物、能源与水)、公众应急、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等领域展开探索。

网传普渡裁员引发新思考

发展产业互联网、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硬核科技的目的,在于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,实现从制造向 " 智造 " 转变,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升级。

近年来,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供给与需求不匹配、成本持续上涨、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。而产业互联网、高新技术企业,能够助力实体经济的创新与变革,改善供给质量、提高生产效率、加快其响应市场的速度、拓展实体经济的增值空间,使实体经济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。

风物长宜放眼量,企业在裁员的背后,也要让公司的发展策略,与国家脱虚向实、让互联网、高新技术更好的与实业相结合的方向相一致。理解发展的大势,看清未来的方向,企业才能赢得更好的未来。

 查看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