蔚来

时间:2023-11-21    来源:《中国经营报》

摘要

蔚来挥起降本增效大刀:计划减少10%左右的岗位,或将涉及2600余人

详情

车市“内卷”的大背景下,许多车企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,纷纷举起降本增效的大刀,以期达到更好的竞争状态。这一次的主角是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汽车。

蔚来裁员消息近期在行业内盛传,但始终未有公司的官方确认。直到11月3日,蔚来汽车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李斌在发布的《组织优化与两年优先事项》内部信中确认裁员。

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注意到,此番蔚来汽车减少10%左右的岗位,具体调整会在11月完成。根据蔚来汽车9月25日发布的2022年ESG报告显示,其共有26763名员工,分别来自全球26个国家与地区。据此员工总数据计算,蔚来此番的人员调整或将涉及2600余人。

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,蔚来此番裁员10%的举措可能是为了应对公司面临的经济压力和市场竞争压力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,竞争也越来越激烈,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成本结构和资源配置,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。“蔚来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不断扩张,公司规模不断扩大,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和优化,以保持公司的稳定发展。”

降本增效成车企常态

“未来两年会是汽车行业变革期竞争最激烈的阶段,外部环境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。”李斌在发布的内部信中如是坦言道:“今年我们交付了5款全新产品,在成交价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获得了40%以上的市场份额,但综合表现离预期目标仍有差距。要想赢得参与决赛的资格,必须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,并确保关键业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。”

为了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,企业则是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。李斌坦言:“过去两个月,公司进行了三十多场两年经营计划的分析讨论会,以确定每个业务未来两年的目标、关键成功要素与优先事项、行动计划、需要的资源等,识别组织优化、降本提效的机会。”

据悉,过去两周,蔚来汽车根据以上原则确定了业务的优先级,并制定了组织与业务优化的具体计划。上述具体计划包括:确保核心关键技术的长期投入,保持技术与产品的领先优势;确保销售与服务能力能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;确保3个品牌9款核心产品的如期上市;组织提效,合并重复建设的部门与岗位,变革低效的内部工作流程与分工,取消低效岗位;资源提效,推迟和削减3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务表现的项目投入。

“根据上述计划,公司将减少10%左右的岗位,具体调整会在11月完成。”李斌称,“很抱歉这次调整会影响到一些同事,也请理解这是公司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不得不做的艰难决定。我们的征程是泥泞路上的马拉松,请大家专注高效执行与体系能力的提升,一起加电!”

记者注意到,也有网传消息称,此番蔚来部分非关键业务会有较大比例的裁员,涉及电池、芯片、手机部门。11月7日,蔚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上述网传消息不实。

在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看来,对造车新势力而言,保持企业的高效率运营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,因为这是车企能否赢得市场的关键。“蔚来裁员是当下比较正常的企业举措,一来可以减少财政支出,二来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。”

江瀚认为,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裁员等降本增效的方式可能会成为车企的常态。由于市场竞争激烈,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成本结构和资源配置,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。裁员可以帮助企业节约人力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,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。“但是,企业需要注意的是,在裁员的同时,也需要关注员工的福利和离职后的人员安置问题。”

或为冲刺行业决赛

“金九银十”的传统消费旺季落下帷幕,新能源汽车消费表现亮眼。11月2日,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预测,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89万辆左右,同比增长32%。

多家造车新势力的10月销量更是创下新高。其中,理想汽车10月共计交付新车40422辆,同比增长302.1%,月交付首次突破4万辆大关。另一家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在10月共交付新车20002辆,同比增长292%,突破月交付2万辆里程碑,刷新单月交付历史纪录。

而作为“蔚小理”中排在第一的带头大哥,蔚来汽车10月共交付新车16074辆,同比增长59.8%。对于蔚来上述销量表现,光大证券指出,蔚来受累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改款EC6上市提振效果低于预期。

记者注意到,按照蔚来的规划,随着9月全新EC6上市,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8款车型将形成最强产品矩阵,届时将正式进入产品强周期,在30万~60万元的价格区间充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,覆盖BBA(宝马、奔驰、奥迪)80%销量占比的主销市场。

2025年被业内看作是智能电动汽车行业进入决赛圈的关键时间,或有六成以上的车企被市场淘汰。在这封内部信中,李斌认为,要想赢得参与决赛的资格,必须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,并确保关键业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。

对于李斌提及的汽车行业决赛,江瀚告诉记者,汽车行业的决赛时间难以确定,因为这取决于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。“但是,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的汽车行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,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、优秀的产品品质和高效的生产能力的企业才能进入决赛。此外,企业还需要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拓展能力,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。”  查看原文